管理培训搜索
18318889481 13681114876

转创
| 畅通供需循环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挑战与应对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转创 > 转型升级 > 制造业转型升级

一、引言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低迷,全球贸易市场萎缩,中国正处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特殊历史关口,“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未来五年要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p1-6,231)通过畅通供需循环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中国制造业长期以来凭借人口红利,用加工制造的低成本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制造业分工,逐步形成制造产业链,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但随着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蓬勃发展,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全球消费市场大萎缩,国内出口制造企业面临很大压力,加上中国制造业长期以来面临技术外部依赖、产品低端制造、供应能力不足等挑战,中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意义重大。[2](p81-89)

从“十四五”时期开始,我国将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意义重大。而制造业的发展程度是衡量经济中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从这个角度看,制造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依托,更需发挥应有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面临实践和理论的挑战。

从实践方面看,从国家统计局数据看,除了2020 年受疫情影响,近年来我国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工业)对GDP 的贡献率的比重持续下降,从2014 年的45.6%下降到2019 年的32.6%,同期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服务业)对GDP 的贡献率持续上升,从2014 年的49.9%上升到2019 年的63.5%,二者形成鲜明对比。与美英日德等国相比,我国第二产业对GDP 的贡献率比重呈现出过早过快下降现象,主要是受金融服务业和房地产行业高速增长、制造业成本增长较快、部分制造业出现向外转移等因素影响。[3](p128-149,207)从2020 年三次产业对GDP 的贡献率看出,受疫情影响,各个产业布局有了新的变化,疫情减少了人们的外出各项交易行为,第三产业对GDP 的贡献率明显下降,第一二产业对GDP 的贡献率有所增加,也更凸显了在特殊的疫情下,制造业发挥了对经济增长的内在拉动作用,见表1所示。

表1 2014—2020年第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

从理论方面看,针对我国制造业近年来发展出现的新趋势,理论界有不同声音。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已经进入服务业为主导经济的发展阶段,应该降低第二产业,主要指工业或制造业的比重,将更多的投入用来发展服务业。诚然,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现阶段以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作为重要战略基点,驱动制造创新发展为主要方向,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支撑,才能够推动国内供需更高质量的内需平衡,促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在构建新循环发展格局中开新局谋新篇育新机。从国际经济发展经验来看,大国经济发展到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阶段,处于经济关键波动时期,一些拉美国家由于没有处理好制造业增速和比重问题,出现大量失业问题,经济停滞不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但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在这个阶段继续保持制造业转型发展较快增长,缩短了迈向高收入阶段时间。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与制造业增速下降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是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缓慢、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受限等因素,面对美国对中国经济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产业打压的长期挑战,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关系到提高中国经济技术自立自强能力,更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理论界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暂时没有完全进入高收入国家,仍然需要制造业立国。如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认为中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下降过快,应该采取措施阻止制造业比重继续下降。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过早地去工业化,会拖累整体经济增速。

新发展格局下重视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对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重大,是经济战略扩大内需的重点发展方向。[4](p75-85)本文从供给与需求的辩证视角分析“双循环”格局下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理论阐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背景和内在联系,结合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系统分析提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应对建议。战略性新兴制造产业是引领国家未来的重要力量,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制造技术创新创业体系,形成中国高端制造品牌,重点提升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在制造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平台体系和知名品牌培育等方向全面对接,创新引领,厚积成势,重点做强做优做大制造业,不仅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重要举措,更是朝着建设现代化强国奋力前行与应对全球变革的重大战略抉择。[5](p47-51)

二、畅通供需循环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联系

畅通供需循环包括国内各个部门、各个产业、各个地区之间经济联通,同时也包括国内与国外的经济循环,特别是在当前经济政治形势不稳定、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保证经济活动的持续稳定任务艰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和主动权意义重大。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入手,一方面有效引领生产,成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从技术、生产、设备方面入手提供更高品质的工业品,另一方面有效引导生产与消费相互促进,激发消费升级,形成优良的消费品质、消费环境和消费结构,通过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加快优化产业布局,以“五链”融合发展,带动产品供给质量升级。通过深化改革,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加快疏通国内大循环,高水平开放助推国际经济大循环,从而加速强大国内市场形成。[6](p42-52)畅通供需循环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联系,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畅通供需循环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联系

(一)推动“五链”统筹,加快制造业自主创新步伐

“五链”,即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和人才链,以相互衔接合理的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供应链健全,夯实资金链和人才链基础,最终提高产品的价值链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推动制造产品结构升级,改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使一些优势产业尽快成长起来,成为全球价值链的“头雁”,不断提高产业创新力,推动创新链提升、产业链延伸、供应链融通、资金链壮大、人才链夯实,以不断畅通产业循环和市场循环,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健康、纺织服装等产业的品牌影响力,提高制造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上有所突破,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实现产业升级。[7](p108-115)

(二)从供给端入手,深化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供给侧角度看,制造业和服务活动共同构成制造企业的供应链,低端的原料加工、初级成品生产等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虽能为制造企业带来短期的利润,但从长期看,现代制造业需要将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需求和反馈作为现代制造企业的目标,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新业态、新供应链、新组织形式,制造业供给侧改革落脚点有三个方面:调整制造业经济结构、优化制造业要素配置、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8](p54-63)在发展的过程中,培育制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推进传统制造产业优化布局,依托城乡流通的消费空间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价值链上游和下游移动,促进制造产业融合和布局优化,实现扩大内需水平,推进我国制造业供给转型升级。

(三)从需求端入手,全面实现制造业消费升级

从制造业的需求侧角度看,全面实现消费升级,现代制造业是推动消费与供给循环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促进生产与消费的相互转化。重点从调整制造业消费结构、改善制造业消费环境和提升制造业消费品质入手,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产品品质在“专精特新”上多下功夫,产品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实用技术相结合,突出“好用”的功能品质,最终实现产品提质增效。改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放心消费,破解“中低端产品过剩、中高端产品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发挥消费升级拉动制造业发展的牵引效应,从需求端动态传导到供给端,为供给端的制造产业输入活力,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消费品的需求,形成供给与消费需求的良性互动循环。[9](p41-50)

(四)打造供需平衡,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目前,我国致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活力成为引领现代制造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此,更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形成强大的国内内需市场,畅通供需循环下的新发展格局,首先从供给端入手,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制造业产品重视价值链升级,从初级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再从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向更高层次的创新现代制造业产品。[10](p100-107)其次,从需求端着手,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充分利用中国人口规模大的市场消费优势,快速发展大数据、物联网和电商产业,形成数字经济生态系统,对接更高水平的中国制造生产优势,实现更高水平的供给需求动态匹配,推动供需国内国际大循环。[11](p5-13)

三、畅通供需循环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有所衰退,既有周期性问题又有结构性问题,在畅通供需循环新发展格局拉动下,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有效地应对了因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周期性问题,制造业虽有“世界工厂”的条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现实挑战。

(一)制造“低成本优势”逐减,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中国“人口红利”高峰期已过,中国制造业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全球劳动力竞争市场上优势减弱。虽然中国制造业劳动力的成本仍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但逐年上升的劳动力成本现状不容忽视,越来越多的制造业订单已流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越南、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中国许多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面临较为严峻的竞争,倒逼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不能走低劳动成本的老路,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产业链纵向高度分工化,注重产品研发、加强品牌销售渠道等高端路线。我国制造业规模居全球第一,制造业的附加值达到2.2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约14%。在过去的30年间,我国制造业规模增长了18倍,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世界各地,全球个人计算机中国制造占90%、空调中国制造占80%、太阳能电池板中国制造占75%、鞋子中国制造占63%,但中国制造产业基础能力相对较弱,重要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存在严重依赖外来进口。制造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偏低。特别突出的挑战是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20 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0 年,我国应用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的比重为11.3%,公报公布的这个数据比重虽然不高,但却处于近几年以来中国应用研究经费占比的较高水平。国际上大部分创新型的国家特别重视制造业的技术研发,应用研究经费占比在20%到40%。但相对国际上创新型国家,我国应用研究经费占比明显偏低,同时中国制造的许多产品零部件依赖国外的核心关键技术,如制造工业软件、产品核心芯片、机器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时常会面临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直接影响中国制造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在国际制造业产业链分工中,中国的许多产品处于低端制造,如在中国使用较多的苹果手机,中国组装只能获得利润的1.8%,但国外苹果公司生产一个零部件可以获得利润的58.5%,核心技术被发达国家把持,高附加价值的利润部分也跟着流失,可见,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增强和优化。[12](p64-69)

(二)制造产业链不够完善,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亟待健全

中国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在制造方面还是存在产业链不完善、产业集而不群等现象。具有世界先进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形成现代制造业集群,目前我国现代制造业具有引领全球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不多,制造业企业聚集较多,但内部协调发展水平不高,创新协同、业务对接、供需平衡、市场合作等产业集群发展有待完善。在供需方面矛盾也日益凸显。一方面,进入门槛较低的低端制造行业,企业出现产能过剩;而另一方面,进入门槛较高的高端装备领域,如微米级、纳米级、亚纳米级的制造装备产业链不够完善,供给跟不上需求。在高端制造装备领域,我国90%的柔性显示屏、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70%的汽车制造关键设备仍然依靠进口。由于一些产业关联度不高,供应链衔接不紧密,在产业定位、产业布局和招商时并没有注重产业之间的联系,即使制造企业数量达到集群要求,但因相互关联度较小,上下游配套产业链不完整,无法共享技术和信息等资源产业集而不群的现象较为普遍。如何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协调各自利益,建立行之有效的制造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是中国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规模的战略方向,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与联合,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配套,构建分享创造平台和协同创新平台具有重大的意义。[13](p37-40)

(三)制造产品“低端锁定”困境,制造创新品牌建设亟待提升

中国制造产品长期以来面临“低端锁定”的困境,制造产品微笑曲线价值链两端高附加值部分被国外发达国家高科技领先企业占据,而中国制造的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产生的利润低,以加工组装等为主,位于微笑曲线价值链的底端。特别是制造创新品牌的开发与设计、高端品牌的营销等方面,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低,直接影响了中国制造业整体盈利能力。由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已转向为差异化、高品质的产品需求,目前制造中高端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制造品牌和知名度不够,许多制造业尚未形成完整产业链和成规模的产业集群,特别是许多终端产品没有真正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全球国际市场上影响力大的高端知名品牌不够多,同时经济实力强大的著名企业相对较少,故产品在国际高端市场上缺乏竞争力。[14](p88-98)企业大多数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制造产业形态比较粗放,缺乏影响力大、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

四、畅通供需循环下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应对建议

中国要建设成为现代化制造强国,必须能经受住全球制造业的竞争,特别是代表高科技制造的新兴产业竞争。在畅通供需循环的背景下,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大势,主动对接制造尖端竞争,早做谋划,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全力推进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从供给端入手,引导传统制造业向中高端产业价值链升级,从需求端入手,以更好的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做大做强制造新兴战略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稳步前进。[15](p65-71)

(一)提高制造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新技术研发和投入

1.助推工业制造向工业创造跃升。畅通供需循环的核心是扩大内需,实现创新驱动。[16](p86-93)我国的工业化已进入后期发展阶段的上半场,参考发达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历史经验,一般制造业增加值平均比重为29%,未来我国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28%至30%之间,依靠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拉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能为中国经济稳定复苏和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发展的主要路径,一方面以重视技术创新为引导拉动制造业走向高端制造,另一方面以技术改造为依托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促进现有制造业由大变强,不断淘汰落后产能,优先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现有部分制造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如新能源发电装机、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工业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等产量均位居全球第一,新一代5G移动通信、互联网技术、核电、高铁、光伏、纳米技术等也是世界领先,结合行业实际,制定长远战略规划,提高研发水平,增强基础自主发展能力,引导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推进制造工业产业升级调整,从工业制造转向工业创造,更好地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创造条件。

2.推动新技术和制造产业深度融合。政府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制造产业深度融合的项目,要尽量给予融资便利和税收倾斜。数字新技术为自主创新应用在现代制造提供改革的土壤,在数字经济时代,自主创新智能制造业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智能制造对中国制造业市场带来深刻的变革。[17](p59-68)疫情后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在国外对我国华为、中兴频频打压“科技脱钩”背景下,加快创新驱动战略、增强科技制造竞争力已经刻不容缓,新技术和产业深度融合将使制造业范围更广阔,将以此衍生出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提高强大的国内市场规模,形成虹吸效应,让更多有自主创新驱动的人才流动,形成人才集聚制造业,提升制造区域创新能力,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有七大领域,包括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5G 基站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特高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中心,涉及诸多制造产业链,是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未来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和融合创新等服务为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不仅本身能带来数万亿元的投资需求,而且能通过数字经济产业化、传统产业数字升级化、新研发产品规模化等产生不可估量的乘数效应。[18](p148-154)

3.增加制造业自主创新研发投入。政府围绕重点制造产业链、制造龙头企业、重大制造投资项目等,加大自主创新研发投入,引导社会资金进行投资。高度重视产学研金结合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着力搭建对接平台,重点促进企业需求、市场需要与高校院所科研成果的对接转化。孵化对接,重点促进自主创新研发的技术尽快成长和成熟,尽快完成试验,实现工程化;产业对接,重点扶持孵化的成熟技术尽快用于生产,实现产业化;服务对接,重点为企业和高校之间提供公共服务,搭建桥梁。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融合,真正使科技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推进核心技术创新升级,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问题如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基础工业软件供给能力等,提高创新产品附加值。全力开展揽才引智,在人才引进领域勇于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实施人才柔性管理服务机制,重点在人才创业、生活,家属就业、入学、医疗等诸多方面提供人文关怀,做到以优惠政策吸引人,以优质服务留住人。

(二)健全制造创新平台体系,稳定市场产业供应链

1.加快引进外资补链扩链强链。目前中国的疫情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是相对控制得最好的国家之一,也是未来外商风险投资最小的国家之一。只要合理稳步扩大开放,国外的产业资金必定纷至沓来,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外商撤资转移计划,同时还会帮助中国尽快“补链”“扩链”“强链”。[19](p119-122)进一步扩大物流、自主研发、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等服务制造产业,吸引全球产业链上优质企业落户中国,形成空间上优质企业聚集、功能上利于企业相互交流、布局上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合理、供应链集约高效的新兴产业链集群。当国外消费需求不旺的阶段,重点打造国内市场大循环,保证产业链集群的健康成长;当国外消费需求复苏时,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开发,提高产业供应链国际化水平,进入全球产业链大循环。

2.提升产业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产业供应链是指优化供应链来考察产业链。通过改善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链、人才链、价值链,提升供应产业、制造产业和服务产业等的生产效率,以获得产业整体竞争优势的提升。产业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指标。通过产业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解决产业链低端、低效、低质问题,立足各地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特色,不能一窝蜂发展热门产业,要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目标导向,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分析供应数据,淘汰过剩和落后产业,培育有较大市场需求的新产业和新业态。推动制造产业和服务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产业重视产业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拓展制造研发、决策咨询、系统集成、信息服务等生产服务领域,以“生产+服务”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为新型制造业开创新机。[20](p99-104)

3.形成完善的创新平台体系。以区域分工合作形成区域优势和竞争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提升发展水平。形成工业园区创新平台,在节能环保、信息技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以工业园区为平台,鼓励企业跨区域参与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在基础要素配置上相互支持和提供便利。重视综合物流枢纽平台,推进“铁、水、公、空”联运发展,提高服务全国及全球物流能力。共建金融服务平台,推广通用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支持各城市地方银行互设分支机构,支持企业跨城开展融资活动。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本土自身优势,整合各地资源和发展优势,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重点扩大科研院所和企业在“产”“学”“研”“用”等方面合作,扩大区域制造科研成果相互之间的转化与应用。[21](p95-100)

(三)形成中国制造知名品牌,满足高品质消费需求

1.加大打造高质量创新品牌。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内强大的消费市场对我国家电、建筑机械、造船、高铁等制造行业壮大和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居民消费需求日益进入高品质消费阶段,过去消费注重物美价廉,现在消费更注重品质健康,为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中国高质量制造品牌的崛起是责任所在,品牌质量决定了企业的生存空间和内在支撑,要增强制造产业质量自身基础能力建设,围绕制造产业技术、工业、部件、材料等,加强应用研究,创新设计,促进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加大对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和监督管理,保护中国高质量品牌创新者的利益,更好地激励高品质创新品牌的发展。[22](p38-40)

2.塑造中国特色制造品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互动,推动产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形成制造知名品牌。形成科技创新天地,发扬“敢闯敢试”的中国人精神,激活文艺、制造、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创意,推动设计创意、产品创意、营销创意、品牌创意国际化,大力培育创新创意型产业品牌发展,促进具有国际水准、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中国特色的创新创意品牌快速发展,形成中国制造品牌,实现制造标识的个性化、特色化,塑造中国特色制造“名片”,加快制造产业迭代升级步伐。

3.推进传统制造品牌转型升级。传统国产制造品牌是符合中国人消费需求的产品,如老字号品牌大白兔奶糖、回力运动鞋、大宝雪花膏等陪伴了中国几代人,人们习惯了其消费模式,但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传统国产制造品牌的要求在提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和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传统国产制造品牌不断转型升级,如生产智能交互、识别方言的国产智能电视等,利用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加快智能制造品牌建设,瞄准国内消费市场需求,制造企业主动创新,用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制造国产品牌商品,深入挖掘文化价值,国产品牌将赢得更大国内消费市场。

综上,中国要努力创造一个更加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创造一个更加有利于制造业便利和优惠的营商环境,创造一个鼓励制造业自主创新和容错机制并存的创新环境,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畅通供需循环下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和制造业持续下行风险,在这个阶段政府应高度重视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制定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制造业依靠规模扩张、低质低价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深化改革开放,才能更好地拓宽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空间。


TESG
企业概况
联系我们
专家顾问
企业文化
党风建设
核心团队
资质荣誉
合规监管
部门职责
转创中国
加入转创
经济合作
智库专家
质量保证
咨询流程
联系我们
咨询
IPO咨询
投融资咨询
会计服务
绩效管理
审计和风险控制
竞争战略
审计与鉴证、估价
企业管理咨询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融资与并购财务顾问服务
投资银行
企业文化建设
财务交易咨询
资本市场及会计咨询服务
创业与私营企业服务
公司治理、合规与反舞弊
国企改革
价值办公室
家族企业管理
服务
数据分析
企业运营
资信评估
投资咨询
风险及控制服务
商务咨询
管理咨询
转型升级服务
集团管控
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
家族财富安全与传承
项目咨询
企业调研
解决方案
法信
客户信用政策管理
法律信息库
税法与涉税服务
转创法商
法律事务
金融与资本法律
企业合规管理
金融法律月报
信用市场研究
重组、清算与破产
合规法律服务
信用研究
内控
税收内部控制
税收风险管理
内控管理师
内部控制咨询
风险与内控咨询
无形资产内控
企业内控审计
内部控制服务
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内部控制智库
上市公司内控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投行
M&A
资本市场
SPAC
科创板
金融信息库
IPO咨询
北交所
ASX
SGX
HKEX
金融服务咨询
信用评级
上海证券交易所
NYSE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审计
审计资料下载
法证会计
审计事务
审计及鉴证服务
审计咨询
反舞弊中心
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审计咨询
合规
合规管理建设年
反欺诈中心
国际制裁
企业合规管理
合规中心
金融合规服务
反洗钱中心
全球金融犯罪评论
行业
新基建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信息产业
投城交通事业部
房地产建筑工程
医疗卫生和社会服务业
可持续发展与环保
全球基础材料
大消费事业部
高端装备制造业
金融服务业
化工医药事业部
一带一路
智慧生活与消费物联
数字经济发展与检测
食品与个人护理
先进制造事业部
能源与资源
消费与工业产品
运输与物流
酒店旅游餐饮
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
政府及公共事务
乡村振兴进行时
一二三产融合
食品医药
新能源汽车与安全产业
财税
法务会计
管理会计案例
决策的财务支持
家族资产和财富传承
财税法案例库
资产评估
财税信息库
会计准则
财务研究所
税收研究所
财政研究所
会计研究所
财税实务
投资咨询
财务管理咨询
审计事务
全球税收研究
管理
转创智库
金融研究所
企业管理研究所
绩效管理咨询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
风险管理咨询
经济与产业研究
转创管理评论
转创全球管理联盟
管理咨询
转创
咨询业数据库
转创网校
生物医药信息库
建筑工程库
转创首都
转创教育
转创国际广东 官网
科研创服
转创通讯社
创新创业
转型升级
技术转移中心
科创中国
转创中国
18318889481 13681114876
在线QQ
在线留言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留言板
发送